健忘搜索站

想搜索任何网站或相关讯息,请把该字眼填写在以下的空格上,然后按Search。
Custom Search

Saturday, March 6, 2010

人性本善?还是性本恶?上篇

昨天偶尔按一下车里的收音机,听到988有个辩论环节,题目是《人性本善?还是性本恶?》

健忘真的忘了究竟谁是正方,谁是反方,无所谓,那不是重点。

有趣的是这个题目。
这个题相信辩了上千年,从墨子、孔子时代开始,相信都有人在为这个富有哲学深度的题目争论不休,到现在还是没有结果。健忘认为,题目好像错了。

在这场很逗趣地辩论里头,正反双方各执其词,对人性的善恶举出一些支持要点.

有人说,人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,所以本性本来是善的,但因为外在的因素,比如外来的欲望,或者这个社会大染缸的影响,从而让人逐渐走向歪路,越变越坏。如果人性本恶的话,那又如何制定出现有的,属于善的律法和道德观,来约束这个社会呢?

好了,另一方的人说,可以从未出世的小孩在母亲肚子里,便开始踢母亲看出,人性本来就是暴躁不安的,是恶的。这个社会之所以会变成大染缸,基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,都源自于人类的本性本恶;就是因为性本恶,人类社会才会有道德和律法来压抑这种恶根性,俗语说,学好三年,学坏三天,人类如果本性善良,学好断不需要那么久,学坏也应该不会那么快。依此推论,人性本恶。

究竟谁对?这题目会不会太客观了一些?

健忘想,其实以上的论题,根本不会有结果,因为,善和恶是行动的果来的,做一件好事和做一件坏事,都是思想反映在行为上的结果,而思想最终选择善念或恶念,也是果来的。

人性,本来就不具备善和恶的条件,就好像驾车那样,您的方向盘的转向只是一个结果,而因就是您的目的地,这个目的地,源自于您的计划。如此推类,那就是一个因果循环的状况,如果这般推论到原点,人性,本来就无善恶之分,一切的起源,始于“我识”。

什么是我识呢?好了,写到这里,如果客官您觉得闷的话,就不要读了,去休息好了,毕竟接下去的讨论,会比较严肃。

我识,白话来说,是自我意识,也就是把“我”这种观念具体化,形式化,从而衍生出你、他、他们。如果没有“我”的存在,还需要分出你、你们、他、他们吗?

善和恶,都是源自于我识的轻重,也就是说,当一个人把“我”,也就是自己的得失看得很重时,就会倾向于把一切可能不利于自己的事打倒,或者想要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,这种意识,无形中产生了对外的侵略性或防卫性意识,当付诸于行动并导致他人受损时,也就变成了我们眼中所谓的“恶”。

当我们把自己的得失看得轻时,个人的执著便会变得细薄,会愿意把自己拥有的和别人分享,也不介意自己的损失有多少,甚至牺牲自己来成就他人,这样,就形成了我们眼中的所谓“善”。

可以同意吗?

善和恶,都源自于我识,那我识,又是从哪开始的?佛家有以下的说法,来探讨人性的根源,健忘认为,这是相当深入的一个思想规范,相当精彩:

佛陀认为,人的生命其实由许多复杂却环环相扣的因果所带动的,简单阐述因果,可以用工业和制造业必须的思想工具“cause & Effect"这个概念来表达,换句话说,每一件事,最基本的,必定有两端,一端是原因,一端是结果。认同吗?

而每件事的原因,或许并非真正的起源,因此,我们得追溯回去,一步一步地,大概可以用另一个工业探讨工具“why-why analysis"来表征,透过不断的问“why”,来揭开整个行为链的最终根源。佛陀追踪人类的根性,最后发现了十二因缘。

这十二因缘,解释了人类我识的形成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

特别咨询

Translator

Flag Coun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