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象中,二战时期,犹太人是被安排在集中营,然后分批杀害,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死亡名单么?托小米子盒的福,今天得以看完这部20多年前上映的历史巨档,终于明白了个中缘由。
历史的巨轮何其巨大,当人们陷入疯狂的集体催眠,失控般的进行种族清洗时,个人的抵抗何其脆弱,尤其是反对自己种族的逆行者。但是,辛特勒做到了。他借用自己的优势,倾家荡产,救了上千人。
战争时期,人性的光辉与昏暗,都同时存在着。
辛特勒是个登徒浪子,他酗酒好烟,风流成性,为了混入纳粹的高级将领群当中获取大笔利益,贿赂,挥大笔钱靠码头。然而,也因为这样一个人,靠着乌烟瘴气的人事关系,成功救出了上千人,有趣的是,他的仁爱,和他自己上半生的作为形成了强烈对比。
他把犹太人从纳粹党人手中移到自己的工厂去,原本是为了赚钱。他把战争当作一个绝佳的赚钱良机。
后代对他心态的改变感到疑惑,纳粹人何其多,铁着心肠,让权力侵蚀恻隐之心的比比皆是,阿蒙郭夫便是其中一个好例子。阿蒙作为奴隶营长,杀害的人夸张的多,只是走过的奴隶,一看不顺眼便枪毙,片中有一幕阿蒙的犹太佣人海伦痛哭地向辛特勒述说她目睹的过程,让人听了都觉得震惊。
有学者认为,辛特勒赈救犹太人的理由出于远见,他隐约觉得德军即将溃败,赈救犹太人的性命等同于给自己的未来审判铺路,也许是的。不过赈救到倾家荡产,靠援助金度日,这也过了点。
此片90%黑白片段,凸显了上个世纪二战时期的临场感,而且在施害者与被害者的表情与动作上做了许多特写,每一幕的细节描述更容易显现人们当时的忧虑,还有时代背景所隐藏的恐怖氛围,让人不得不对剧情屏息以待。
电影的结尾以彩色取代黑白片段,带来了曙光最终结束黑暗的感觉,是一种隐喻,用视觉效果带来了共鸣。
此外,片中有很多片段,描述了犹太人所面对的歧视,如蚂蚁般轻易被纳粹军杀害,场面让人乍舌。感觉上,和二战日军的暴行差不多,这部电影,让我想起了在上海救了无数中国人,免于日军滥杀的拉贝。
虽然辛特勒只是救了波兰境内的1200犹太人,占纳粹史中的一小部分,但”救一命如救世界”的犹太俚语足以提醒人们,这个部分,意义何其重大。
好奇的是,德国人作为世界极其先进的民族,为何会认同纳粹的种种荒唐行径,就算军帽上的头骨标志,看起来已经够邪恶,怎的还如此热衷于其邪恶的种种计划呢?
难道这就是一个自认为优等种族陷入尊严破产边缘时的自救,仿佛在溺水当儿,挣扎中不再理性,只管拼命抓住任何一件救命之物,哪怕是恶魔刻意伸出的橄榄枝。
这是健忘无法理解的,可能,也是人类世界史中最为黑暗难解的一页。
以前的德国与日本,以后会是谁重踏覆辙呢?
历史会有其重复特性,只要人性依旧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